<<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与实践的世界反响
  •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进入“全面从严治党”新阶段。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理念新战略及其实践新举措新成就无不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热烈反响。国际社会继“中国热”后出现了“中共热”,而“中共热”之中又以“党建热”最为明显。国外政要、学者、媒体围绕“全面从严治党”所开展的研究、解读及其叙述逻辑,主要涉及六大议题:一是基于顶层设计与战略布局的整体性;二是基于制度建设与实践路径的科学性;三是基于外在表现与政治意涵的独创性;四是基于时代背景与目标任务的必要性;五是基于伟大成就与国际影响的有效性:六是基于未来走...
  • 作者:轩传树 于明
  • 全文[ PDF 2478.0 KB ] 2021.8(6):4-19  共有 1865 人次浏览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强大生命力的生成逻辑
  • [摘要]长期以来,一些西方学者依据所谓威权主义理论来预测中国制度即将走向崩溃,意在论证中国的国家制度不具有可持续性。这种说辞恰恰说明这些学者不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民主性质和显著优势,不理解中国制度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理论和实践逻辑,因此“中国崩溃论”屡屡崩溃。中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强大生命力的生成之所以具有合理的逻辑,就在于其真正的民主性、内生成长性、持续发展性、应对风险的韧性和坚持的物质性。在世界局势深刻动荡的背景下,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制度保障。
  • 作者:冯昊
  • 全文[ PDF 1922.0 KB ] 2021.8(6):20-31  共有 1688 人次浏览
  • 中国新时代与海外当代中国研究的新变
  •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的中国对经济增长方式、国家治理模式和全球治理的角色扮演有了新理念和新实践,中国发展的新动向为海外学术界围绕中国的知识生产提供了新动能。新时代以来,海外中国研究从视角上出现“重新发现政党”的新趋势,但研究范式和核心理论仍未摆脱“威权主义”的窠臼,议题设置也显示出更强烈的政治化倾向。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各国发展“中国能力”的需求愈发强烈,但各国的中国认知要走出“西方中心主义”的话语体系还有长路,我们需要以“学术多...
  • 作者:唐磊
  • 全文[ PDF 1785.0 KB ] 2021.8(6):32-43  共有 1722 人次浏览
  • 美国儒学研究的历史、特点及走向——兼论儒学在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地位与意义问题
  • [摘要]对儒学的研究一直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构成要素,是美国认识、了解中国和中国人的重要途径。美国早期来华传教士开启了美国儒学研究的端绪,美国汉学的出现,则意味着美国儒学研究进入专业化研究阶段,随后形成的狭义中国学则开创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汉学对儒学的研究模式。美国汉学和狭义中国学对儒学的研究代表了美国儒学研究的主要模式,也形成不同的知识传统。但整体言之,美国对儒学的研究深受中美关系走势之影响,尤其与中国国力的实际状况相关。这种情况决定了美国儒学研究的未来走向及其在整体美国中国学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只要中国保...
  • 作者:张舜清
  • 全文[ PDF 1529.0 KB ] 2021.8(6):44-53  共有 1736 人次浏览
  • 全球化时代与中国:概念、语境、问题与面向——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教授访谈
  • [摘要]作为全球化概念的首倡者之一,英国社会学家马丁·阿尔布劳教授在访谈中对全球化的内涵、框架以及未来发展做了进一步廓清,为国际传播以及其他研究提供了更准确和精细化的概念。阿尔布劳教授在历时和共时的语境中澄澈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概念的理解误区,并在该理论前提下对中国在国际传播中如何塑造积极的国家形象以及如何进行国家形象传播给予了理论和实践视角的双重阐析。
  • 作者:王鑫
  • 全文[ PDF 1004.0 KB ] 2021.8(6):54-60  共有 1750 人次浏览
  • 欧美减贫立法实践对我国后脱贫时期减贫法治的启示
  • [摘要]中国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仅是我国减贫治理史上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伟大功绩,也为全球减贫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增强了各国减贫治理的信心与决心。但现行贫困标准下的绝对贫困人口的完全消除并非意味着减贫治理工作的圆满收官。相反,相对贫困问题将会随之凸显并持续存在,减贫治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脱贫摘帽并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纵观全球,我们可以发现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贫困问题的困扰,并积极运用各种手段加强贫困治理。通过对欧盟、美国相关减贫立法和实践的探究,针对当前我国减贫治理阶段存...
  • 作者:丁国峰
  • 全文[ PDF 2370.0 KB ] 2021.8(6):61-75  共有 1656 人次浏览
  • 上海合作组织五国反极端主义法比较研究及其借鉴
  • [摘要]极端主义是恐怖主义的重要思想根源,反极端主义法是反极端主义斗争中的基本法律依据之一。本文主要基于俄语文献资料,介绍和分析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五国制定反极端主义法的目的、原则及其异同,比较分析各国反极端主义法的框架和内容,归纳总结其主要特点和差异性以及可供我国借鉴的有价值的内容和经验。
  • 作者:王文娟 何星亮 格·阿·瓦西列维奇
  • 全文[ PDF 956.0 KB ] 2021.8(6):76-83  共有 1931 人次浏览
  • 从信息全球化到信息地缘政治:互联网思维逻辑的演进与趋势
  • [摘要]2020年8月开始,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中国互联网品牌抖音、微信等进行强购和打压,折射了当下互联网思维逻辑体系的深刻嬗变。互联网思维从最初作为被建构为共同信仰的“信息全球化”,走向了国家之间互相竞争与对抗的“信息地缘政治”。其特征也从最早的网络自由、资源共享和互惠互利,转向了零和博弈、冷战思维、争夺战略制高点。其变化的根源来自于国际格局的深刻变化:近年来,中美关系从对话与合作走向竞争,互联网行业间的自由互助逐渐演变为激烈竞争,甚至在一些领域呈现为对抗模式。在全球化时代建构而成的、带有明显西方痕迹的互联网...
  • 作者:马立明
  • 全文[ PDF 2046.0 KB ] 2021.8(6):84-95  共有 2201 人次浏览
  • 网络政治时代美国总统新闻管理策略的转变
  • [摘要]美国总统通过管理媒体与新闻,最大限度地呈现其积极正面的形象,同时最小化负面信息,是其领导力的核心内容。本文系统阐述了政治新闻管理的概念与理论,重点讨论在网络政治时代美国总统的主要新闻管理策略及其运用方式的变迁。在不同政治传播环境下,小布什、奥巴马以及特朗普在新闻管理上采取了不同的策略。美国总统新闻管理策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特定的国内外政治环境、新闻环境以及总统个人风格等。从小布什、奥巴马到特朗普,他们都试图整合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平台,采取适合自己及其所代表政党的针对性新闻管理策略。在政治极化...
  • 作者:易妍
  • 全文[ PDF 1318.0 KB ] 2021.8(6):96-104  共有 1709 人次浏览
  • 中西政治视觉修辞的表征差异探析——基于“一带一路”短视频的阐释
  • [摘要]“一带一路”短视频群是政治视觉修辞的典型代表。运用幻想主题分析法和接受美学分析法对优兔(YouTube)平台上中西方典型的“一带一路”视频数据进行表征分析和对比研究可以发现,中国政治视觉修辞运用对比、因果、递进的图形逻辑,引发观者对“真理”概念的关注与肯定;西方则通过隐喻、二元结构、互文性与连贯性方式,奠定幻想主题的深层反讽结构,反映出意识形态偏见。中西呈现三组显著差异:审美感性与科学理性;情绪化的政治认同与离间性的政治认同;简单归因与复杂归因。理想的政治视觉修辞亘古不变的价值观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
  • 作者:刘晶
  • 全文[ PDF 1856.0 KB ] 2021.8(6):105-115  共有 1641 人次浏览
  • 布伦纳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及其引发的思考
  • [摘要]布伦纳在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中,发现与马克思文本中先后两种不同的过渡理论相关联的两种历史唯物主义模式,并发展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系列新的解读方式或路径。布伦纳的解读在反对任何形式的先验历史观或者历史决定论方面贡献卓著,但其缺失在于仅强调历史主体的能动性观念,而未能揭示马克思自《德意志意识形态》以来所发展的基于精确科学的决定论逻辑,即未能从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逻辑互动关联的视角理解马克思。
  • 作者:吴书林 宋凯旋
  • 全文[ PDF 1050.0 KB ] 2021.8(6):116-122  共有 1803 人次浏览
  • 空间优位与认知图绘——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评析
  • [摘要]弗里德里克·詹姆逊既是一位后现代主义理论家,也是一位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家。在“现代性”与“后现代性”论战的背景下,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应运而生。他认为,现代社会是由时间体验主导的,后现代社会是由空间范畴主导的,特定的空间转换可以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区分开来。进而言之,现代主义是时间性的,而后现代主义则是空间性的。由此,在研究后现代主义的过程中,詹姆逊对空间尤为关注,形成了其后现代空间理论。詹姆逊的后现代空间理论强调空间优位,有其自身的形态和特征,能够以“认知图绘”加以把握,为我们研究后现代社...
  • 作者:胡建
  • 全文[ PDF 1257.0 KB ] 2021.8(6):123-130  共有 1873 人次浏览
  • 找回人民:塔克对人民主权学说的重释及其当代意义
  • [摘要]当代西方民主国家正陷入“寡头资本主义”和“右翼民粹主义”双重困境之中。这两种现象往往相辅相成:当代表制腐化为一种自我赓续的寡头制时,大众对建制派的仇恨情绪很容易被极右翼势力点燃和激发。塔克认为,这一双重困境由主权人民的“无力感”所激发。由于自由主义式人民主权学说将“人民”拟制化为仅能通过代表而行动的“虚拟实体”,从而导致大众缺少对寡头政府进行直接民主控制的制度性渠道,因此塔克认为,只有在主权层面重新“找回人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西方民主的困境。塔克相信,人民主权权力的制度化与程序化既可以帮助大众...
  • 作者:郑荃文
  • 全文[ PDF 1672.0 KB ] 2021.8(6):131-141  共有 1702 人次浏览
  • 格伦·劳里的经济学思想评介
  • [摘要]格伦·劳里是美国当代杰出的经济学家,善于用严谨的经济理论和经济方法来分析经济和社会问题。他在福利经济学、博弈论、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自然资源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都具有首创性和开拓性。他致力于研究种族收入不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有效促进种族平等、完善平权措施的建议;他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稀缺自然资源问题、产业组织和市场结构问题;他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合会的经济效益。劳里的研究是理论与现实结合的典范,他以经济学理论服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地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本文通过...
  • 作者:胡宏兵 高娜娜
  • 全文[ PDF 1436.0 KB ] 2021.8(6):142-151  共有 1699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