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与贡献
  • [摘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意义与贡献,首先在于它所拥有的对于广义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理论与实践的世界性重要影响。在理论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至少体现了如下三重意义上的全球性绿色理论话语议题的重大丰富、拓展与创新:面向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绿色现代化发展理论、当今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生态学或“红绿”性质的社会政治变革理论、当代中国版本或风格的环境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在实践层面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倡导与推动国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合作,使当今中国逐渐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同时,也在...
  • 作者:郇庆治
  • 全文[ PDF 1731.0 KB ] 2022.9(2):4-15  共有 1296 人次浏览
  • 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世界品格
  • [摘要]马克思以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的世界眼光创立了内蕴世界化要义的马克思主义,并由此开启由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发展的世界历史期许。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化时代化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它以深邃的世界眼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解释世界的真理体系,在时代之变中形塑了改变世界的实践格局,自觉锻造出其同时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宏大世界品格。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我超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内生使命,致力于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推动世界社会主义走向振兴。同时,为人类贡献了一种...
  • 作者:王海稳 王威
  • 全文[ PDF 1962.0 KB ] 2022.9(2):16-29  共有 1456 人次浏览
  • 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探索及启示
  • [摘要]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广泛嵌入国家的行政组织体系及治理实践,正驱动政府治理朝着行政决策自动化、公共服务精准化方向转型,同时诱发出权力技术化与技术权力化的双重风险。“算法黑箱”与“算法歧视”的科技异化,导致权力监督与权利保护难题。“算法权力”的异军突起与“技术依赖”的日渐形成,亦挑战政府监管能力与人的主体性地位。以算法公开、权利保护以及技术补充为代表的既有规制路径,因存在整体性欠缺、保护强度偏低、治理弹性不足的局限,难以有效化解人工智能嵌入政府治理的风险。未来,我国有必要通过治理理念规训算法逻辑、合理配...
  • 作者:秦小建 周瑞文
  • 全文[ PDF 2458.0 KB ] 2022.9(2):30-45  共有 1356 人次浏览
  • 美国人工智能的公法规制
  • [摘要]人工智能的发展带来了维护安全、人权保障、程序规制、监管权限、监管机制和责任分配等公法挑战,需要公法规制予以回应。美国人工智能的公法规制体系包含了公法规范体系和权力结构体系两个部分,展现出一种综合性的公法规制路径,将立法、行政和司法相结合,力图构建一种全过程的监管机制。为弥补私法路径之不足,我国有必要提倡人工智能规制的公法路径,将人工智能系统视为一种公权力行使系统,充分且审慎地考量一些国情变量,采取综合性的公法路径来对人工智能进行有效规制。
  • 作者:韩春晖
  • 全文[ PDF 1854.0 KB ] 2022.9(2):46-58  共有 1337 人次浏览
  • 试论美国学者对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的研究
  • [摘要]美国学者对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的研究,以人工智能工具体和意识体的区分为视角,主要讨论了人工智能的言论自由、人工智能对权力与权利关系的影响、无人机对隐私权的影响以及人工智能可否拥有公民权利等宪法问题;人工智能的民事主体定位,能否拥有民事法律权利、承担民事法律责任,拥有和继承财产等民事法问题;控制人工智能风险的责任分工、制定无人机等人工智能体法律法规等行政法问题;人工智能的刑事责任能力、自动驾驶汽车等机器人造成危害结果后如何承担刑事责任等刑事法问题;人工智能可否决定国家使用武力、如何使用武力以及相应责任...
  • 作者:夏勇 尉立坤
  • 全文[ PDF 2090.0 KB ] 2022.9(2):59-72  共有 1462 人次浏览
  • 德国自动驾驶立法评析
  • [摘要]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德国借助自身强大的汽车工业基础和完善的道路交通法规体系,在联邦政府的大力推动下在欧盟范围内率先开启了自动驾驶立法。2017年至今,德国出台《自动化和互联化机动车交通伦理准则》,修订《道路交通法》,制定《自动驾驶法》,实现了对L3级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规制,内容涵盖自动驾驶系统软件的编程伦理,自动驾驶汽车的法律界定,机动车保有人、人类驾驶员、技术监督员和汽车制造商的法律责任,自动驾驶汽车中人机交互的场景转换,自动驾驶汽车的数据处理和安全保护以及自动驾驶立法后评估等事项,对...
  • 作者:叶强
  • 全文[ PDF 1917.0 KB ] 2022.9(2):73-86  共有 1686 人次浏览
  • 论分析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正义观的误读性重构
  • [摘要]分析马克思主义学派在对马克思政治哲学核心范畴进行探讨与重构的过程中,围绕马克思是否拒斥正义概念、是否用正义价值规范评判资本主义制度等议题展开了针锋相对的理论探讨。以正义议题为核心,柯亨、伍德等人以马克思是否建构道德理论体系以及剥削理论是否蕴含规范价值等为各自的理论进路,进一步拓展了研究的深度与广度。分析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论争有助于促进马克思正义观研究的深化发展,但争论双方囿于非此即彼的二分法思维和各自的理论预设,形成了马克思资本批判理论与其正义思想之间逻辑断裂的误解。我们必须立足于历史唯物主义立...
  • 作者:杜利娜 刘同舫
  • 全文[ PDF 1313.0 KB ] 2022.9(2):87-95  共有 1250 人次浏览
  • 论马尔库塞为黑格尔思想的辩护——以《理性与革命》为文本
  • [摘要]在对黑格尔哲学宝库的挖掘中,解读剖析马尔库塞的相关论著对深入理解黑格尔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对《理性与革命》一书的文本解读,借助马尔库塞对黑格尔理性的普遍性、历史性、现实性等概念的重构性理解,力图把握辩证法的本体论基础和实体性内容,解剖黑格尔理性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在此基础上,探讨社会辩证理论即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从马尔库塞的视角去透视,何以马克思是黑格尔思想遗产唯一的、真正的继承人。
  • 作者:高海艳 祝黄河
  • 全文[ PDF 952.0 KB ] 2022.9(2):96-102  共有 1222 人次浏览
  • 发展中的非洲中国学:脉络、议题与特点
  • [摘要]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非关系的不断发展与深化,非洲国家成立了大量中国研究中心,开展对当代中国的具体研究。非洲中国学的议题集中在中非关系史研究、中国共产党研究和“中国模式”研究,研究方法跳出传统汉学研究范式和欧美中国学的框架,从对中国的“观察”到非洲的“参与”,正在形成一种具有非洲特色的中国学研究范式。
  • 作者:黄畅
  • 全文[ PDF 0.0 KB ] 2022.9(2):103-115  共有 1273 人次浏览
  • 从文化的相遇到知识的传递——论18世纪晚期欧洲汉学名著《中国通典》对中医西传的贡献
  • [摘要]1785年在法国巴黎出版的《中国通典》(Description générale de la Chine)集合了传教士汉学研究的认识成果,成为继《中华帝国全志》(Description de lempire de la Chine)之后又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欧洲汉学名著。《中国通典》通过对中国古代医学的评介,为欧洲科学界借助研究中医来进一步审视自身医学体系提供了宝贵的一手材料,促进了欧洲对中医药相关知识的客观认识和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18世纪中西医和中欧文化之间的知识对话与相互影响;同时也为当下后疫情时代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文化走向世界,更好地为全球抗击新冠...
  • 作者:李真
  • 全文[ PDF 1912.0 KB ] 2022.9(2):116-127  共有 1265 人次浏览
  • “文化史”转向中的当代美国梅兰芳研究
  • [摘要]最近20多年来,美国的中国史研究发生了显著的“文化史”转向,并由此引发了一股对于中国戏曲代表人物梅兰芳的研究热潮。当代美国梅兰芳研究深受欧美当代社会文化理论的影响,尤以问题意识见长,主要聚焦于“传统的重塑与发明”“文化社会语境下的跨国演出”“自我东方化与文化反抗”“视觉图像中的梅兰芳”“男旦的性别政治”五大论题。区别于一直处于西方学术边缘、旨在介绍地方性知识的早期梅兰芳研究,这批当代研究在深入解读梅兰芳现象的同时,更通过中国案例来操演、回应乃至修正了欧美当红的文化理论,而今已然跻身西方主流学术之列...
  • 作者:何恬
  • 全文[ PDF 1400.0 KB ] 2022.9(2):128-136  共有 1249 人次浏览
  • 新时代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理念、取向及进路再思——张冠梓主编的《哈佛中国学》读后记
  • [摘要]2021年出版的《哈佛中国学》一书,由于颇具前瞻性的学术旨趣和匠心独运的筹划和设计,在具有重要的信息价值和学术价值之同时,对于当下国内的海外中国学研究亦具有重要的启示与镜鉴之价值。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增进对他者的了解与对话的研究理念、聚焦于海外的当代中国研究的取向以及考察知识生产的社会情境之研究取径。
  • 作者:吴原元
  • 全文[ PDF 723.0 KB ] 2022.9(2):137-141  共有 1257 人次浏览
  • 从批判到行动:大卫·W.奥尔建设性后现代生态思想探颐
  • [摘要]大卫·W.奥尔的生态哲学思想对造成生态危机的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批判,体现了整合性的系统思维理念,蕴含着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根基。他从现代教育危机角度分析生态危机,指出现代社会思维认识的偏差,提出有关“生态素养”的教育改革问题,试图唤醒现代人的生物亲缘本能。奥尔从微观和基层出发,发动民众积极参与生态设计及生态社区和生态共同体建设,积极推进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道德化转型,彰显了把生态理念付诸生态行动的乐观态度。然而,生态行动不能局限于教育改革和社区建设,还应该有强有力的政府在发展战略上予以支持。因此...
  • 作者:刘举 王治河
  • 全文[ PDF 1609.0 KB ] 2022.9(2):142-151  共有 1271 人次浏览
  • 国外心理学取向的意识形态研究
  • [摘要]从国外研究看,意识形态一般被视为一组稳定且一致的、被特定群体或整个社会广泛接受的有关何为理想社会秩序以及如何达成这一社会秩序的信念体系。不同的意识形态可视为在平等与变革两个基本价值上的差异化理解的产物。国外研究认为,个体的意识形态立场有着差异化的、稳定的、部分可遗传的心理根源,这种心理根源又源于人类对环境中不确定性和威胁/恐惧的认知差异。本文概括介绍了国外实证研究中社会精英如何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来影响普通民众意识形态立场的研究成果,并展示了在意识形态立场形成及其产生的社会后果方面,个体心理特质、意...
  • 作者:马得勇 陆屹洲
  • 全文[ PDF 1969.0 KB ] 2022.9(2):152-165  共有 1263 人次浏览
  • 生态经济学对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批判性思考及启示——兼论构建新时代生态经济学话语体系
  • [摘要]生态经济学和新古典环境经济学是西方经济社会领域审视生态环境问题的两大学术流派。从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本质意图出发,生态经济学批判了其“人为构造无极限论”“经济增长万能论”“资源配置效率论”“错置具体性谬误方法论”以及“弱可持续性发展目标论”等观点,并提出了以可持续经济福利指标取代GDP福利指标、以内生型国家自给自足取代外向型全球自由贸易、以传统有机农业取代现代石化农业、以质量型生活方式取代数量型生活方式以及以稳态经济的探索方案取代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等基本主张。透过生态经济学对新古典环境经济学的批判性思...
  • 作者:陈云
  • 全文[ PDF 1747.0 KB ] 2022.9(2):166-176  共有 1251 人次浏览
  • 人类世、气候变化与思想的终结
  • [摘要]人类世是人类历史上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时期。本文通过对人类世概念的梳理,指出资本主义国家为了追求经济发展,在制定气候变化协定时,有意忽视气候变化协定与贸易协定的关系,主动放弃了延缓或避免气候变化的有效对策,从而实现资本主义对资源的榨取。应对人类世及人为因素引起的气候变化的唯一策略,就是摒弃以追求经济发展为唯一目标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并从法律层面减少乃至禁止温室气体排放。面对气候变化和人类世,看似空洞的思想将为如何改变人类生存环境带来警示。
  • 作者:小林卓也 谢宗睿 陈世华 译
  • 全文[ PDF 1448.0 KB ] 2022.9(2):177-184  共有 1625 人次浏览
  • 从非形式逻辑到人工智能与法——加拿大哲学家道格拉斯·沃尔顿访谈
  • [摘要]道格拉斯·沃尔顿是加拿大著名哲学家,加拿大温莎大学推理、论证与修辞学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是国际论证理论研究的主要代表人物,在论证理论、法律论证以及人工智能与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他不但开拓了非形式逻辑和论证理论,特别是论证方法、对话理论、论证形式和谬误理论的研究;而且率先把这种基础理论研究的结果应用于法律论证和人工智能与法的研究之中,特别是在法律证据推理、法律论证理论和人工智能与法的形式系统等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本文是笔者数年之前对他的一个访谈,他对论证理论、法律逻辑以及人工智能与法等方面的相关...
  • 作者:道格拉斯·沃尔顿 陈伟
  • 全文[ PDF 1378.0 KB ] 2022.9(2):185-192  共有 1410 人次浏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