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旧系统审稿   登录新系统审稿>>

建议您登录自己的邮箱点击审稿链接自动登录审稿系统 ×

在线办公

过刊浏览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德国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经验及对中国的启示
  • [摘要]当今世界已是一个全球主义和区域主义共同崛起的时代,为应对区域公共问题以及整合与协调不同组织、不同地区的资源与优势,世界各国地方政府跨越地理边界、行政层级、职能边界与组织边界开展形式各异的合作。德国作为一个具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拥有多元化的跨域合作方式及治理经验,包括非正式组织、协会、公司、法人组织、正式契约等。追踪和梳理德国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经验,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德国地方政府跨域合作的实践图景,而且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 作者:王雁红
  • 全文[ PDF 1055.0 KB ] 2019.6(2):82-88  共有 3236 人次浏览
  • 英国公共机构精益变革的初步探索、反思与启示
  • [摘要]“精益政府”(Lean Government)是在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近年来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改革广泛采用的一种新理论。本文以精益管理方法为标杆,以英国政府采购精益化变革和作为公共部门的英格兰公路公司的精益计划为案例,主要对英国政府相关文件资料进行文本分析,探讨精益政府这一西方政府改革最前沿的理论与实践。最后,通过对英国公共机构精益变革进行反思,进一步深入理解精益政府理论,得出对我国包括政府、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在内的公共机构改革有意义的启示。
  • 作者:潘墨涛
  • 全文[ PDF 1023.0 KB ] 2019.6(2):89-95  共有 3082 人次浏览
  • 数字时代治理理论:背景、内容与简评
  • [摘要]数字时代治理理论的演进历经“第一波”和“第二波”,均包含诸多要素。从主题方面来看,这些要素分别属于重新整合、整体主义和数字化三大领域;从政府内外维度来看,这些要素分属“权力结构重塑”和“实现形式设计”两大层面。公共行政学两大谱系倡导的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均在数字时代治理理论的核心内容中得到展现,因此从本质属性来看数字时代治理理论是公共行政学中工具—价值理性谱系的开创性理论。数字时代治理理论在发展过程中将着力解决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非均衡状态,基于数字技术的运用来实现效率与公平。
  • 作者:王少泉
  • 全文[ PDF 1248.0 KB ] 2019.6(2):96-104  共有 4431 人次浏览
  • 海外视域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 [摘要]海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总体经历了一个曲折渐进的发展过程,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虽然海外研究队伍庞杂,涉及领域宽广,提出各种不同观点,但总体倾向积极,盛赞中国发展成就;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多维研究,充满辩证思考的学理逻辑;也提出了一些十分尖锐的问题,亟待我们深入分析并做出回应。
  • 作者:成龙
  • 全文[ PDF 1292.0 KB ] 2019.6(3):4-11  共有 3013 人次浏览
  • 论海外中国研究在中国国家治理道路中的嵌入
  • [摘要]从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中国人对“国家”的认知,接受了西方国家基本观念;“治理”和“现代化”则是两个典型的源自西方的概念。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是中国国家治理的政治站位,要解释和指导如此复杂的正步入现代化中国的国家治理走什么样道路的细枝末节问题,还需要借鉴人类世界各种已有的且已被证明为行之有效的“人类文明有益成果”。海外学者近百年来对中国的研究从未间断,各种成果纷呈,其中不乏研究中国国家治理道路问题的精彩理论和方法,因为这些理论和方法是针对中国问题而发的,正好契合了中国国家治理实践的...
  • 作者:张劲松
  • 全文[ PDF 1213.0 KB ] 2019.6(3):12-21  共有 2930 人次浏览
  • 70年以来日韩学界的中国观变迁
  •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受研究对象和研究主体的双重影响,日韩学界的中国观先后经历五个阶段:“敌对的中国”(1949—1978年)在反共目的下将中国看作敌对国家;“利益的中国”(1978—1992年)在政经分离的视角下将中国看作一个可以增加本国经济利益的存在;“特色的中国”(1992—2004年)在比较视域下将中国看作一个可以与现有其他国家体制相比较的独立存在;“世界的中国”(2004—2012年)通过系统研究将中国看作一个可以为世界其他国家提供借鉴的存在;“新时代的中国”(2012年至今)在学科融合的背景下将中国看作一个能为世界提供智慧和...
  • 作者:焦佩
  • 全文[ PDF 0.0 KB ] 2019.6(3):22-30  共有 2942 人次浏览
  •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农村建设成就——基于《中国季刊》的考察
  • [摘要]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农村建设的成败直接影响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败。境外特别是西方学者了解农业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中国农业的研究可谓浓墨重彩。作为西方当代中国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之一,《中国季刊》自创刊以来就将农村研究作为重点,既关注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农业技术变迁,也关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成就,这些研究既以事件为经,又以时间为纬,共时与历时相结合,横向与纵向相交织,共同构成了一幅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农村建设与改革的完整图示。
  • 作者:薛念文
  • 全文[ PDF 1222.0 KB ] 2019.6(3):31-38  共有 3244 人次浏览
  • 《毛泽东选集》海外传播的历程及启示
  • [摘要]毛泽东著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和政策主张宣传的重点。即使在革命战争时期遭受严密封锁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亦通过《共产国际》《救国时报》等媒体突破重围、发出声音。新中国成立后,更是将其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有组织、大规模、成系统地推动。海外一些组织、机构和学者出于政治或学术等目的,不仅大量出版发行整书的《毛泽东选集》和单行本,而且广泛搜集、深入研究各式毛泽东选集、文集等。《毛泽东选集》之所以能行销海外,一方面是站立起来的新中国引起了世界的关注和兴趣。另一方面是研究毛泽东成为了解中国的一...
  • 作者:李雪梅
  • 全文[ PDF 1218.0 KB ] 2019.6(3):39-47  共有 3762 人次浏览
  • 面向新时代的海外当代中国研究
  • [摘要]编者按:本期《国外社会科学》出刊之际,正值新中国70华诞。立足新时代,观照70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海外当代中国研究面临怎样的挑战?有着哪些机遇?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面对前所未有的关注、赞赏和质疑,我们该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在坚持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我们如何向世界提供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力量?为此,本刊邀请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魏海生,山东省政协副主席、山东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唐洲雁,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
  • 作者:魏海生 唐洲雁 张树华
  • 全文[ PDF 1715.0 KB ] 2019.6(5):21-30  共有 4233 人次浏览
  • 70年来的中国发展与海外中国研究
  • [摘要]编者按: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本期《国外社会科学》围绕“70年来的中国发展与海外中国研究”,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西平教授、台湾大学石之瑜教授、俄罗斯科学院亚历山大·罗曼诺夫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周武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曹景文教授五位专家展开学术对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唐磊研究员受《国外社会科学》编辑部委托,主持了本次对话,对话以笔谈形式展开。
  • 作者:张西平石之瑜〔俄〕亚·罗曼诺夫**周武曹景文唐磊
  • 全文[ PDF 2197.0 KB ] 2019.6(6):61-73  共有 3400 人次浏览
  • 发展中国家官僚组织与公共服务供给——基于嵌入型自主性的视角
  • [摘要]公共服务供给现代化不仅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相关的政治问题也可作为衡量国家-社会关系的关键指标。为此,文章首先回顾了讨论官僚组织与公共服务供给的经典理论和研究,梳理了影响官僚供给公共服务的因素。根据影响因素对公共服务进行类型学分析,发掘发展中国家在构建理想型供给模式时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直接与民众互动的街头官僚的嵌入性的差异,探究官僚嵌入性与自主性的关系,并完善官僚组织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的类型学。基于此,在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过程中,中国要通过公共服务供给体系以及社会治理体系改革,加强...
  • 作者:赵洲洋
  • 全文[ PDF 1347.0 KB ] 2019.6(3):48-58  共有 2974 人次浏览
  • 街头官僚研究综述
  • [摘要]利普斯基通过“工作环境-行为模式”分析框架开启了街头官僚理论研究。之后,学者以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为研究重心,应用到不同的议题领域和国家实践当中予以检验和修正,街头官僚研究在21世纪步入兴盛。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改变了街头官僚的工作环境和行为方式,促使学者们开始反思和重构街头官僚理论,构建一种新的能够包含不同类型、不同情形下街头官僚行为差异的分析框架,回应如何兼顾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的积极运用和有效控制问题,帮助提升政府的治理水平。
  • 作者:蒋晨光 褚松燕
  • 全文[ PDF 1266.0 KB ] 2019.6(3):59-68  共有 5288 人次浏览
  • 公共部门的声誉治理探究——基于西方理论的概念谱系及典型国家的实践经验
  • [摘要]声誉管理在企业管理领域的研究早已屡见不鲜,但是公共管理领域的研究却难以与前者相比。公共部门与私营部门不同,受到政治性的束缚,肩负着保持合法性和公共性的职能。与此同时,国家治理时代的变革需求激励甚至是迫使公共部门寻求形象转变,塑造良好的声誉。本文通过梳理西方声誉管理的概念谱系和理论基础,介绍典型西方国家关于公共部门声誉治理的实践经验,进而提出关于部门合法性、利益平衡性、共享协作性等方面的问题思考。最后,本文指出公民期待、社会网络、信任基础是未来中国公共部门声誉管理建设的重要方向,希冀为中国公共部门...
  • 作者:姜晓晖
  • 全文[ PDF 1248.0 KB ] 2019.6(3):69-78  共有 3037 人次浏览
  • 大数据传播研究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 [摘要]大数据在体量、速度、价值等方面显示出前所未有的优势,被逐渐运用到各个领域。在传播研究中,大数据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出现了传播研究的大数据范式。大数据传播研究体现在研究主体、研究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的大数据转型,实际上是对数据威权的臣服,带来数据殖民。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视角来看,大数据传播研究背后有着深刻的政治经济文化动因,提供维持统治的智慧,是牟利的工具,反映传播研究的焦虑,技术理性冲击着人文情感。未来的大数据传播研究应该回到马克思主义,坚持批判取向,加强过程管理,增加人文思考,思...
  • 作者:陈世华
  • 全文[ PDF 1200.0 KB ] 2019.6(4):122-132  共有 3121 人次浏览
  • 大数据时代情绪对社交媒体信息传播影响的研究进展
  • [摘要]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迅速发展,情绪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备受学者关注。对近年来学者的研究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后发现:情绪对信息的传播具有显著影响,但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何者更利于信息的传播,未形成统一定论;通过爬虫等技术收集社交媒体用户发布的海量信息是数据来源的主要方式;基于语义词典的情感计算与通过机器学习进行情感分类是识别信息的情绪的主要方法;学者对传播力的测量与分析日渐丰富。最后,探讨情绪对信息传播力影响存在差异的原因,并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评述,提出国内相关研究成果匮乏的可能缘由。
  • 作者:朱博文 许伟
  • 全文[ PDF 1176.0 KB ] 2019.6(4):133-140  共有 3345 人次浏览
  • 亚洲文明的历史性贡献与新时代亚洲文明观的构建
  • [摘要]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亚洲各国就有着文明交流互鉴的传统,共同推动了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的发展。今天,亚洲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潜力最大、合作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成为推进全球治理和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基于当今亚洲发展的现实,本文认为,应以亚洲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为基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倡导新时代亚洲文明观建设,以此为世界和平发展、可持续发展以及推进新型全球治理和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 作者:王灵桂 徐轶杰
  • 全文[ PDF 1574.0 KB ] 2019.6(5):4-13  共有 3246 人次浏览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 课题生成逻辑研究
  • [摘要]“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的重大时代课题,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世界社会主义波澜壮阔历史发展的科学反映,是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历史逻辑的深刻体现。从理论逻辑上看,它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创造性回答。从现实逻辑看,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是解决中国现实发展中遇到的最重大问题、最深层问题的思想指引。
  • 作者:王珊珊 辛向阳
  • 全文[ PDF 1047.0 KB ] 2019.6(5):14-20  共有 3917 人次浏览
  • 中国与经济全球化
  • [摘要]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是推进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力量。本文回顾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的参与情况,从中可以看出,中国既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也是贡献者。面对当今世界出现的“逆全球化”“去全球化”现象,中国更加积极主动地推进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外开放的大门不仅没有关闭,而且越开越大,成为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推进者。本文认为,为促进构建更加开放的世界经济体系,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国目前应着重做好深化投资贸易领域改革、推动金融领域更加开放、完善自贸区...
  • 作者:胡必亮 李昊泽
  • 全文[ PDF 1342.0 KB ] 2019.6(6):4-12  共有 3280 人次浏览
  • 新发展理念对新自由主义的超越
  • [摘要]在新自由主义引领的全球化历史场域中,中国如何面对挑战和机遇,超越新自由主义,这是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具有科学性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新时代坚持新发展理念,也就是坚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发展理念是马克思唯物史观与新时代中国实际的创造性结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选择。新发展理念不仅面向中国实际,而且面向世界历史。在传承马克思对资本现代性和资本形而上学批判的基础上,新发展理念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了对新自由主义的双重超越。
  • 作者:孙琳
  • 全文[ PDF 1204.0 KB ] 2019.6(6):13-20  共有 2955 人次浏览
  • 中国情境下政党研究的话语建构
  • [摘要]学术与政治的张力是中国政党研究的突出困境。不论从学科构建、理论贡献还是比较研究出发,加快建构中国政党研究话语体系都是十分必要的。中国政党研究的话语建构,需要兼顾中国政党问题的一般性与特殊性、政治性与学理性、普适性与国别性等关系,既要能够找到平衡,又要能够解构现实。具体而言,一方面需要充分关照中国政党的特殊性,包括制度传统、政党规模、执政机制与执政环境;另一方面也要注重比较吸收政党的通约性理论框架,比如政党中心论、政党适应性、政党自主性、政党制度化等,突出对中国政党问题的理论解构。
  • 作者:陈家喜
  • 全文[ PDF 1212.0 KB ] 2019.6(5):77-84  共有 3241 人次浏览
 1  2  3  4  5  6